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运行体系。 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和教学工作计划。以师范专业认证为目标,根据认证要求完成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化学专业核心课程大纲的修改工作。 教学运行平稳规范,实践教学有序有效。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清查化学药品,作好药品分类和危险源辨识工作。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开展实验室危险源专项核查。加强师生的实验室安全培训、教育。组织17和18级学生550人,完成实验室安全考试,2名实验教师参加由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及工作培训(网络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学生资助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评审原则,经过个人申请-民主评议-党政联席会及学院公示等流程,无程序错误、违反纪律等问题。本年度大学生参军集征目标任务2人,完成2人。 2.以专业认证为目标,积极推进专业和课程教学综合改革。 化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立项。 立项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门、创新创业示范课程1门。在建省级开放课程1门。积极申报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获2020年校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1项(重点);获学校推荐申报2020年省级“思政课”示范课程1门。2019年校级一流课程建设与研究专项立项6项(其中重点1项)。申报2020年校级一流课程建设5门,申报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1门。发表教改论文1篇,校极优秀教研教改论文获奖2篇。 3.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组织完成了2020年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工作,成功立项国家级19项、校级11项,位居全校前列;承办校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工作,完成申报48项。申报“绿水青山创新创业实践建设基地”成功立项为学校“一园区N基地”建设项目,完成了基地办公场地的布置工作,孵化创业项目4项。组织师生完成了2020年四川省环保创意大赛的作品收集、筛选、打磨和申报工作。 学科竞赛取得了突破性成绩.全院师生共获得各类奖项26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银奖)5项、三等奖(铜奖)9项;市级一等奖1项;优秀组织奖1项;优秀指导教师奖4项。其中2020年“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国家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第六届互联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2个银奖、1个铜奖)、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第六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和四川省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各2项)四项赛事均为历年来最佳成绩。 2020届毕业生总共220人,截止8月31日,204人实现就业,一次性就业率92.7%。高质量就业180人,高质量就业率达82%。其中考上硕士研究生82人,国内上市企业34人,国有企业1人,事业单位公招7人,学历制私立学校12人,专业度结合紧密年收入不低于4.8万的岗位44人 整体学风状况良好,出勤率名列全校前茅,2020年学风建设大会,2018级环境工程2班代表学院参加第九届校级先进班集体评选获得第四名,荣获“先进班集体”称号。2020届毕业生总人数220名,研究生报考人数150人,报考率为68 %,录取录取率36%。2021届毕业生总人数240人,考研报名160人,报考率为60%。2020年学院学生获省、市级及以上奖励22项。 4.工作突破 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学院首次立项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门、创新创业示范课程1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