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公告 / 正文
新闻公告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年度报告

2020年


指标

总结

人才培养

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运行体系。

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和教学工作计划。以师范专业认证为目标,根据认证要求完成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化学专业核心课程大纲的修改工作。

教学运行平稳规范,实践教学有序有效。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清查化学药品,作好药品分类和危险源辨识工作。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开展实验室危险源专项核查。加强师生的实验室安全培训、教育。组织17和18级学生550人,完成实验室安全考试,2名实验教师参加由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及工作培训(网络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学生资助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评审原则,经过个人申请-民主评议-党政联席会及学院公示等流程,无程序错误、违反纪律等问题。本年度大学生参军集征目标任务2人,完成2人。

2.以专业认证为目标,积极推进专业和课程教学综合改革。

化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立项。

立项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门、创新创业示范课程1门。在建省级开放课程1门。积极申报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获2020年校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1项(重点);获学校推荐申报2020年省级“思政课”示范课程1门。2019年校级一流课程建设与研究专项立项6项(其中重点1项)。申报2020年校级一流课程建设5门,申报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试点课程1门。发表教改论文1篇,校极优秀教研教改论文获奖2篇。

3.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组织完成了2020年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工作,成功立项国家级19项、校级11项,位居全校前列;承办校级“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工作,完成申报48项。申报“绿水青山创新创业实践建设基地”成功立项为学校“一园区N基地”建设项目,完成了基地办公场地的布置工作,孵化创业项目4项。组织师生完成了2020年四川省环保创意大赛的作品收集、筛选、打磨和申报工作。

学科竞赛取得了突破性成绩.全院师生共获得各类奖项26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银奖)5项、三等奖(铜奖)9项;市级一等奖1项;优秀组织奖1项;优秀指导教师奖4项。其中2020年“我是生态环境讲解员”国家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第六届互联网+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2个银奖、1个铜奖)、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第六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和四川省生物与环境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和三等奖各2项)四项赛事均为历年来最佳成绩。

2020届毕业生总共220人,截止8月31日,204人实现就业,一次性就业率92.7%。高质量就业180人,高质量就业率达82%。其中考上硕士研究生82人,国内上市企业34人,国有企业1人,事业单位公招7人,学历制私立学校12人,专业度结合紧密年收入不低于4.8万的岗位44人

整体学风状况良好,出勤率名列全校前茅,2020年学风建设大会,2018级环境工程2班代表学院参加第九届校级先进班集体评选获得第四名,荣获“先进班集体”称号。2020届毕业生总人数220名,研究生报考人数150人,报考率为68 %,录取录取率36%。2021届毕业生总人数240人,考研报名160人,报考率为60%。2020年学院学生获省、市级及以上奖励22项。

4.工作突破

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学院首次立项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门、创新创业示范课程1门。

科学研究

全年按照计划开展相关工作。组织完成各级项目申报工作。

本年度到账经费76万元;立项各级别科研项目11项,项目总经费93万元,其中省级课题2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和基础研究项目各1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5项,乐山市科技局2项,校级人才启动项目1项,横向课题1项。

全年共发表论文29篇,其中SCI、’EI收录4篇,核心11篇;授权专利15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获得乐山市科技优秀学术论文奖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全年科研奖励19.2万元

社会服务

1.按时完成校继续教育、地方合作相关的日常工作。赴福华集团开展成教招生宣传,并制定福华集团乐山师范学院企业员工培训方案。

2.学院办公室主任王苦舟作为驻村干部,定点扶贫马边彝族自治县老河坝乡灯塔村。顶岗支教学生2人。

3.完成乐山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组分站在我校实训楼的一期工程项目建设工作。

4.先后赴成都健进制药有限公司、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青木制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了调研,就人才需求、实践实习、合作办学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签订“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合作协议”1份。目前在研横向项目16,项目总经费达284万。

5.聘请校友导师2名,分别为罗奎(四川大学)和李方年(四川健进制药)。

6.经校友联系,招聘36名毕业生,其中健进制药4人,药明康德22人,海思科制药2人,彰亿环境工程公司4人,和邦生物2人,天和环境1人,蜀环环境1人。

7.邀请校友返校开展3场讲座,副书记孙国峰、彭瑾分别赴西安、成都看望校友,宣传校友2次(04届毕业生邱伟,07届毕业生罗轩)。

师资队伍

1、完成年度博士引进目标任务

2、支持接收学校统筹安置博士8人,冯诚、蒋睿、史婧、殷志刚、任文坡、翟绪丽、毕可臻、杨阳。

3、全年无违反师德师风情况。教职工未受学校通报批评情况。

4、完成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年度工作计划。

5、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70.9%。

6、推荐马旭光老师参加“最美青年教师”评选。